您好,Bsports必一体育欢迎访问这里是您的网站名称官网!

优质环保原料

更环保更安全

施工保障

流程严谨、匠心工艺

使用年限

高出平均寿命30%

全国咨询热线

400-205-2035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联系我们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必一运动·(B-sports)官方网站

咨询热线:

400-205-2035

13802052035

bsports必一体育金发科技2022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发布时间:2024-06-10 10:21:41人气:

  bsports必一体育金发科技2022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报告期内,作为全球最大的化工新材料生产和消费国,我国新材料产业正处于战略发展的关键机遇期。新能源汽车、光伏、储能、新基建、5G通信、VR/AR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高速发展,为公司持续高质量发展开辟新赛道,注入新动能,迎来新机遇。但同时受地缘冲突升级、通胀上行等不利因素的多重影响,能源价格上涨,行业成本显著上升叠加需求不振,给公司的经营质量带来了诸多挑战和压力。

  报告期内,公司积极、主动应对复杂的内外部环境,聚焦主营业务,加强科技创新,持续深化高质量发展,得益于中国全产业链的竞争优势,以及公司全球供应链平台、技术研发平台和集团一体化营销平台协同能力,产品核心竞争力进一步提升,抵御了经济下行的压力,迸发了坚韧的发展力量,公司营业收入和净利润稳中有进。

  报告期内,公司产品结构持续优化、大客户占有率进一步提高、全球产能布局进一步完善,克服了国内房地产行业收缩和消费需求疲软影响,改性塑料板块销量实现增长。产成品销量176.22万吨,同比上升0.97%;营业收入256.47亿元,同比增长1.26%。

  行业概况: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在减征购置税等政策利好的作用下,2022年国内乘用车销量2,356.3万辆,同比增长9.5%。其中,国内新能源汽车继续保持强劲增长态势,实现销量688.7万辆,同比增长93.40%,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上升至25.60%。

  经营情况:①持续深化与客户战略合作。公司具备齐全的改性塑料及复合材料产品体系,依托在全球汽车行业客户全覆盖的市场优势,以“材料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的模式深化与客户战略合作,不断拓宽轻量化“以塑代钢”、差异化“美学塑料”、智能化“塑造空间”等材料应用领域,公司通过不断创新,产品在汽车行业市场占有率稳步提升,目前在国内和印度车用材料市场份额稳居第一,在欧洲和美国的车用材料市场份额稳步提升,在新能源汽车材料市场份额得到快速增长。②持续推进产品技术创新。公司聚焦新能源汽车三电系统及其智能化的创新解决方案,与行业头部企业建立联合研发实验室,开发出满足新能源汽车复杂电磁环境、高电压安全性、低碳排放的耐高温无卤阻燃、生物基、低气味等多种高性能高分子材料,以及连续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模压注塑先进工艺等,引领行业创新。③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公司加强与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等第三方机构合作,联合全球主流汽车品牌共同构建碳足迹可追溯、碳积分可计算的车用绿色全产业链,借助全闭环的PCR/PIR/OBP改性塑料和生物基特种工程塑料产品,积极迎接全面低碳、绿色环保的重大变革机遇期,以战略合作伙伴的身份参与汽车行业绿色标准制定,在客户全球总部大力推动全体系绿色材料认可与项目定点,为公司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储备未来项目,为汽车行业绿色发展贡献中国力量。

  行业概况:全国家用电器工业信息中心数据显示,2022年家用电器内销零售额7,307.2亿元,同比下滑9.5%。但是,代表健康、舒适、集成需求的新兴家电品类仍处于增长通道中。奥维罗盘线年新兴小家电渗透率快速提升,线上销售规模快速增长,其中电蒸锅、空气炸锅、洗地机分别增长55%、49%和54.9%。

  经营情况:①加快布局新兴家电材料,快速抢占市场。公司开发了新型透明长寿命抗老化材料,大幅延长了家电产品的使用寿命,提高了材料服役过程中的可靠性;公司开发了满足超高电气安全标准和阻燃标准的新材料,保障了家电产品长期使用的电气安全和火灾安全,实现了在全球范围内材料技术领先。②推广高性能新材料,提升客户体验。公司通过调研客户群体的听觉、触觉、视觉的需求差异,开发了相关的创新产品,顺应了家电行业高颜值、高品质和健康舒适的发展趋势,使家电产品具备视听感觉佳、舒适性强、智能性优、体验良好等特点。③升级绿色材料解决方案,助力行业绿色发展。公司加快了PCR产品认证布局,实现了绿色材料对家电家居品类的全覆盖;公司实现了PA、PET、PBT等一系列PCR材料在家电行业的成功应用;公司开发的生物基材料,广泛应用于厨房电器等领域,成功打破了国外垄断。

  行业概况:美国司联合市场研究报告、毕晓普联合公司(Bishop&Associates,inc.)等报告显示,2022年全球电子电气行业改性塑料的市场容量约为140.4万吨。2022年以来,得益于国内“双碳政策”推动和国产替代加快的趋势,智能制造、智能家居及智能出行等行业快速发展,相关零部件产品需求逐步增长。

  经营情况:①把握行业热点,升级产品性能。公司研发了更高的电绝缘安全性PPE、PBT、PA等阻燃材料,满足了行业对电气绝缘标准越来越高的要求,在低压电器、连接器、光伏、锂电等行业广泛应用。②瓶颈,夯实行业地位。公司研发的新型阻燃尼龙材料,解决了行业加工过程的难点问题,已在工业连接器上实现了大规模应用;公司开发的阻燃高温尼龙材料,突破了高电压大电流工况下的技术瓶颈问题,在连接器上实现了批量应用。③创新绿色产品,落实低碳战略。公司研发的生物基尼龙材料,有效降低了产品碳排放,广泛应用于连接器、LED封装部件、体育器械等领域;公司研发的PC/ABS合金材料,通过了美国UL的PCR材料认证,在网络通信行业上实现了大批量应用。

  行业概况: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230GW,同比增长35.3%。法维翰咨询公司(Navigant(sy))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充电桩新增数量大约为215万台,同比增长138.6%。伊维碳科管理咨询有限公司(EVTank)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锂离子电池总体出货量957.7GWh,同比增长70.3%。为实现双碳目标,我国将加快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光伏、锂电储能、充电桩等产业迅猛发展,对材料性能提出了新要求,特别是耐温、高绝缘、耐老化等高性能工程塑料的需求量将稳步增加。

  经营情况:①光伏产业。公司研发出高可靠性工程塑料专用料,满足了光伏产品户外长期服役等苛刻要求,打破了国外材料的垄断地位,在光伏领域得到广泛应用。②储能产业。公司研发了高性能工程塑料,取得了在关键部件上“以塑代钢”的突破,在储能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公司研发的生物基高温尼龙材料,满足了储能行业核心零部件的材料要求,实现了国产化替代。③动力电池产业。公司研发出高性价比的动力电池材料整体解决方案,如电池PACK包箱体、电池模组、高低压系统、电芯、电池上盖板及BMS壳体材料等,满足了该行业对绝缘耐压、耐老化、耐电解液等特殊工况的要求,在动力电池领域实现快速增长。

  行业概况:德国Statista数据统计公司数据库、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消费电子产品市场规模约10,700亿美元。我国作为消费电子生产大国,全球近70%的电子产品产业链集中在中国。2022年,受外部因素影响,全球传统消费电子产品,如音响、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等出货量同比下降,但随着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技术的发展和成熟,智能家居、VR/AR、智能机器人等新兴消费电子产品出现大幅增长。

  经营情况:①紧盯行业发展变化趋势,坚持原创技术自我迭代。公司研发了特殊光学材料,极大地降低消费电子产品的外观和结构设计难度;公司开发了高合格品率的LAP材料,降低了消费电子产品的天线和柔性电路板的设计难度;公司开发了新型超高刚性低密度材料,提升了VR/AR等穿戴类产品的佩戴舒适性。②参与产品前期设计,提升材料美学性能。公司建立了消费电子产品的可靠性评估实验室,研发了生物基斑点、流纹、多彩金属、珠光等创新型视觉外观美学材料,满足了消费者对产品高颜值的要求。③高质量PCR、生物基材料,助力行业低碳要求。公司建立和完善再生材料的分级管理和品质管控体系,开发出适用于消费电子产品的高品质再生材料和生物基材料,助力行业低碳发展。

  行业概况:根据中国物资再生协会统计,2022年我国总体废塑料回收总量为1800万吨,同比下降5.3%。但是,随着国内外再生塑料法规的出台,再生材料在汽车、家电、电子电气和纺织包装等行业得到广泛应用。同时,以快消品行业为代表的头部企业承诺使用PCR材料,增加了高等级再生塑料的需求。

  经营情况:①掌握全链条核心技术。公司打通了回收—前处理—再利用三大关键环节,掌握了智能化精细分选、高效清洁、低碳回收利用等环节的核心技术,保持了行业领先地位。②突破高质利用技术瓶颈。公司通过高效清洗技术及熔体过滤工艺装备技术,突破了污染物脱除技术瓶颈,具备了高等级再生PP规模化生产能力,产品取得了可用于食品接触材料的FDA无异议函,在高端化妆品、日化包装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③助力客户实现可持续发展。公司已与多家世界500强企业在废旧制品回收、全生命周期管理和低碳材料综合解决方案展开战略合作,协助客户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7、改性塑料:公司依托技术创新能力,不断开拓材料在新场景的应用,如医疗设备、办公设备、电线电缆、环保玩具、低速出行等行业,销量实现了稳步增长。

  报告期内,公司产品结构持续优化,产能布局成效显著,运营效率不断提升,行业地位日益突出,经营质量稳步攀升。新材料板块实现产成品销量12.28万吨,同比增长20.47%。

  行业概况:报告期内,国家继续推进“禁限塑”政策,随着塑料污染治理顶层设计的不断完善,国内可降解塑料产业正逐步完善。然而,受上游化工单体原料价格波动、经济下行、需求萎缩等因素的影响,可降解塑料需求增速相比去年同期明显放缓。此外,行业内新建产能逐步投产,无序竞争导致了可降解塑料产品整体利润下降。

  经营情况:①提高差异化竞争能力。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已具备合成18万吨PBAT/PBS及3万吨PLA树脂的能力。公司研发的差异化PLA产品,与PBAT产品形成互补效应,满足市场多方位需求;公司自主研发了吹膜级、挤出级、注塑级、流延级等完全生物降解塑料产品,满足终端客户定制需求,推动“双碳”目标下的绿色转型升级。②构筑前瞻性研究,推进产业链延伸。公司成立辽宁金发生物材料有限公司,布局生物基单体及生物基材料技术研究与产业化建设,稳步推进年产1万吨生物基BDO项目建设。③拓展上游资源,保证原料供应。针对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公司与主要上游供应商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稳定主要原材料的价格,保障了公司的原料供应。④降本增效,提升份额。公司对合成装置实施了技术改造,降低了制造成本,提升了生产效率。

  2、特种工程塑料:主要产品销量1.78万吨,同比减少0.85%;其中,LCP销量0.34万吨,同比增长13.33%。

  行业概况:报告期内,传统应用领域中,LED照明和显示屏需求稳中向好,消费电子和5G通讯受芯片短缺因素影响需求有所下降。而在新应用领域,如新能源汽车、光伏、储能、充电桩、动力电池等新兴产业迅猛发展,特种工程塑料材料因具有不可替代的高耐热性能、优异的高温电气安全性能、出众的尺寸稳定性等,在以上新产业300832)中有广阔且快速增长的开发应用。总体而言,特种工程塑料市场前景广阔。

  经营情况:①保持技术领先,提高应用水平。公司开发的具有优异高温电气安全性能的无卤阻燃半芳香聚酰胺材料,性能优势凸显,在新能源汽车三电系统获得大批量应用;公司开发的高品质PPSU材料,在地暖和饮用水管接头上实现大批量应用,打破了国外垄断;公司开发的高性能PA10T材料,在新一代存储连接器上实现大批量应用;公司开发的高强度高耐热LCP材料,在电气部件上得到规模化应用。②跟踪前沿技术,延伸下游应用。公司基于LCP薄膜专用树脂和薄膜产业化技术,建立了专用树脂-薄膜成型产业链,稳步推进LCP薄膜在柔性覆铜板领域的应用验证。③紧抓产能建设,满足市场需求。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已具备年产2.1万吨PA10T/PA6T合成树脂能力;公司已启动年产0.6万吨PPSU/PES项目,计划于2024年6月投产;公司还启动1.5万吨LCP合成树脂项目,计划于2024年12月开始投产。

  行业概况:贝哲斯咨询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市场调研报告显示,2022年,全球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市场容量达28.05亿元,其中国内市场容量达4.97亿元。报告预测至2028年,全球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市场规模将会达到45.5亿元,预测期间内将以8.40%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增长。

  经营情况:①公司结合新能源汽车轻量化的迫切需求,与头部企业联合设计开发了高集成轻量化复合材料,既实现了防护板轻量化,又解决了耐冲击等行业难题,产品实现批量应用,并获得汽车行业铃轩奖—前瞻材料类金奖。②公司开展了连续碳纤增强PA/PET复合材料制备技术、CFRTP复合材料高性能技术等方面的研究,成功研发了连续碳纤维增强PA/PET复合材料、阻燃连续增强PP复合材料等产品,解决了产品轻量化、高强度等技术难题,在光伏、工业级无人机、冷链物流车等多个行业实现了新的突破。

  行业概况:聚丙烯、环氧丙烷、丙烯腈等丙烯下游,是国民经济领域的重要基础化工材料,在汽车、家电、包装、管材、建筑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尤其性能优异的中高端聚丙烯产品仍大量依赖进口。近年来,丙烯下游产品的产能均处于扩张状态,丙烯的需求持续增长必一运动。2022年,受地区冲突、通货膨胀等因素的影响,国内能源价格上涨,行业成本显著上升,导致国内丙烯行业经营面临巨大压力。

  经营情况:①安全生产、开源节流。公司优化调整生产负荷,推进技术改造,加强节能降耗,并且确保装置平稳运行。公司积极应对丙烷价格波动对成本的影响,通过锁定部分远期CP/FEI价格等方式,降低了产品的原料成本;公司开展仓储业务、分销贸易,以及拓展国际市场,提升了盈利能力。②氢能开发。报告期内,公司具备2.5万吨氢气产能,为提高氢能利用效益,公司建设8000万立方/年PSA氢气提纯装置,项目稳步推进,预计于2023年三季度投产。③稳步推进一体化项目建设。公司120万吨/年聚丙烯热塑性弹性体(PTPE)及改性新材料一体化项目进展顺利,主装置、公辅设施进入设备安装阶段,PDH装置分离塔全部吊装合拢完成,PP装置两套环管反应器安装完成,预计一阶段80万吨聚丙烯装置于2023年6月底实现中交。

  行业概况:2022年,受经济下行影响,ABS下游需求持续不振,国内ABS市场呈现震荡下跌行情。但随着智能家电、玩具等行业的发展,专用ABS材料的市场仍有较大空间。

  经营情况:①提前中交,稳步投产。自2022年5月工程中交以来,公司按照开工方案有序推进投产,首批ABS、SAN产品于2022年7月面向市场,达成产品交付预期。②研发专用牌号,提高差异化优势。公司研发出专用ABS和SAN牌号产品,已应用于高透明、高抗冲业务领域,为产品定制化和差异化奠定基础。③一体化产业链优势凸显,产品竞争力进一步提升。公司打通了丙烯腈-ABS树脂-改性ABS产业链,形成了协同效应,有效提升公司产品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行业概况:据《中国医疗器械行业蓝皮书(2022)》初步统计,2022年我国医用耗材(口罩、防护服、手套等耗材)市场规模约为1300亿元,同比增长20.51%。当前,国内外居民的医疗护理意识、个人卫生习惯和消费观念已经改变,医疗健康产品逐步转变为必备的日用品,卫生健康产品的需求有所增长。

  经营情况:①拓宽销售渠道,提升品牌影响力。公司产品已进入超1000家医疗机构、超1000家工业防护用品经销商、超40000家终端零售门店,以及建立了有影响力的电商销售平台,提升了公司品牌的影响力。②技术驱动创新,积极引入“外脑”。公司研发的高效低阻口罩、完全生物降解口罩、生物可降解手套等创新产品,产品性能领先同行,获得市场的高度认可。2022年,公司成立“金发医疗-王迎军院士”联合实验室,与王迎军院士团队形成长期全面战略合作,促进公司快速进入创新型二类、三类医疗器械以及高端医疗耗材领域,助力公司医疗健康产品发展。③严控产品品质,产品已取得国内外诸多认证。报告期内,公司新增一类、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书18件,如医用防护口罩、医用一次性防护服、一次性使用无菌手术衣等,使公司更多产品进入医疗机构和工业防护等应用领域。

  公司拥有印度金发、美国金发、欧洲金发、马来西亚金发四个海外基地。2022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形势,作为公司在海外的重要销售平台和窗口,海外各子公司克服困难,积极调整经营策略,依托集团的营销平台、技术研发平台和供应链平台,抓住发展机会,经营成果进一步提升。

  报告期内,海外子公司积极布局工程塑料在电子电气行业的应用,已通过行业标志性客户的产品认证,并实现批量供货;海外子公司积极引进国内行业拓展和产品应用经验,聚焦新能源、工程管道、电子电气、医疗等行业的市场拓展,并已实现供货;海外子公司积极提升本地化生产、供应和服务水平,以应对海运费用价格高昂和供应链紧张的市场环境。

  化工新材料行业是新材料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化学工业中最有活力和深具发展潜力的新领域,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和国防军工的众多领域,是推动我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跨越的关键领域,也是支撑我国战略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有力保障,继而成为我国材料工业体系中市场需求增长最快的产品领域之一。根据我国行业分类,化工新材料范畴主要包括先进高分子材料、高端专用化学品和石墨烯、纳米材料等其他前沿材料。其中,先进高分子材料可细分为高性能树脂、高性能合成橡胶、高性能纤维和功能性膜材料等。2021年我国化工新材料主要类别产量2,653万吨,表观消费量3,935万吨,自给率约70%。

  2022年国际环境较2021年更加严峻复杂,2月底以来,区域冲突不断发酵升级、大国博弈不断激烈化,全球供应链从注重效率到注重安全的重新配置,对全球经贸、能源和金融等带来巨大冲击。国际油价在2022年经历“过山车”行情,从2021年12月到2022年3月初大幅攀升至2008年以来的高点,随后高位盘整。自2022年6月中旬开始,油价震荡下跌,到11月下旬整体跌至乌克兰危机爆发前的水平。受前述诸多因素影响,2022年上半年化工产品价格高位运行,化工行业指数走势和国际原油WTI走势高度正相关(2022年1月到6月,两者相关系数高达0.91)。2022年下半年,市场主导逻辑由原料(原油)转向基本面,8-10月受金九银十旺季需求影响,化工大宗原料价格再度攀升势头明显。但随着国内汽车、地产、家电等行业的增速均在市场需求疲软、经济增长乏力中有所放缓,终端消费不振,市场价格涨幅有限,昙花一现后随即下行,又反向制约化工新材料行业的景气度。

  2022年4月7日,《关于“十四五”推动石化化工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发布,《意见》提出要加快发展高端化工新材料产品,积极布局前沿化工新材料,提高绿色化工产品占比,鼓励企业培育创建品牌。“十四五”末化工新材料的自给率要达到75%,占化工行业整体比重超过10%。“十四五”时期,我国化工新材料行业要保证总量平稳增长,主营业务收入年均增长12%左右,到2025年达到1.2万亿元,占化工总产值的10%以上。

  从长期来看,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智能制造等新兴产业迅速崛起的背景下,高端碳材料、新能源材料、轻量化材料等市场消费需求旺盛,作为最接近下游应用的化工新材料领域将是一条高成长赛道。同时,化工供应链安全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建立自主可控的产业体系迫在眉睫,部分新材料有望加速实现国产替代,如高性能分子筛及催化剂、特种工程材料、特种光学材料等化工新材料的渗透率及市占率将逐步提升。此外,伴随国家“双碳政策”的落实和环保要求的进一步趋严,生物基材料凭借环境友善、低碳排放和综合成本优势将迎来转折点,有望逐步量产,并在工程塑料、食品饮料、医疗等领域开启大规模应用。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预测,到2030年,全球生物基化工产品占比有望达到35%。

  金发科技的主营业务为化工新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改性塑料、环保高性能再生塑料、完全生物降解塑料、特种工程塑料、碳纤维及复合材料、轻烃及氢能源、苯乙烯类树脂和医疗健康高分子材料产品等8大类。产品广泛应用于汽车、家用电器、电子电气、通讯电子、新基建、新能源、现代农业、现代物流、轨道交通、航空航天、高端装备、医疗健康等行业,并与众多国内外知名企业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目前,公司是全球化工新材料行业产品种类最为齐全的企业之一,同时是全球规模最大、产品种类最为齐全的改性塑料生产企业。在完全生物降解塑料、特种工程塑料和碳纤维及复合材料领域,公司的产品技术及产品质量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公司围绕高分子材料,逐步实现从单一改性塑料到多品种化工新材料的升级,产品结构不断向产业高端和高附加值的方向延伸。

  化工新材料因客户和市场需求各异,涉及的塑料种类繁多,不同产品的性能差异较大,产品的选择和加工需要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因此公司的业务模式是通过全球领先的技术研发平台和合理布局的全球营销网络,为各行业客户提供高性价比的定制化材料整体解决方案。

  主要是通过与国内外行业领先供应商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大力推进原材料国产化,综合运用集中采购、远期合同采购、全球采购、长约采购等多种采购模式,保障原料稳定、安全的供应。

  生产模式主要为“以销定产”方式,即由客户提出产品性能和功能要求等订单需求,公司根据市场行情、原料和产品库存以及装置状况等情况,组织产品生产、检验并交付。

  销售模式主要以市场趋势和客户需求为导向,通过全球领先的技术研发平台和合理布局的全球营销网络,为客户提供高性价比的定制化材料整体解决方案。同时,由于定制化材料整体解决方案涉及的塑料种类繁多,不同产品的性能差异较大,产品的选择和加工需要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因此,公司在销售产品的同时还需要对下游客户提供全面的技术支持服务,这一业务特点决定了本公司以直销为主的销售模式。

  公司打造了基于价值分享的激励体系——“蛋糕理论”。该体系着重将公司的发展与员工个人利益相结合,让公司优秀的核心人才能分享到公司成长的收益。公司秉承“共同奋斗,共同成长,共同致富”的理念,不断创新和持续完善人才激励机制,以适应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此外,公司强调以实现客户价值为导向,将“以价值创造者为本”的核心价值观融入到企业文化之中。

  公司持续优化“以业绩为导向”,推行岗位目标责任制,激励员工通过个人努力为公司创造效益,实现个人价值,最终实现员工和企业共赢。同时,公司为推动业绩增长和战略目标实现,使员工和公司共同成长,价值共享,先后推出了股票期权、员工持股计划和限制性股票等激励措施。

  公司的价值分享理念吸引和凝聚了大批优秀人才,公司拥有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38人,2022年,公司首席战略科学家李建军博士当选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以及获得中华国际科学交流基金会组织评选的第五届“杰出工程师奖”。截至本报告期末,公司拥有博士133名、硕士905名、学士2566名,其中近五成毕业于双一流高校。

  公司秉承“自主创新、技术领先、产品卓越”的研发理念,打造“13551”的研发体系(1个中央研究院、3个国际研发中心、5个分技术中心、5个化工新材料孵化基地和1个国家产业创新中心),逐步形成以技术研究、行业研究、产品研究三轮驱动的研发平台。

  公司为打通各模块之间的共性技术,成立技术研究院。技术研究院以项目为抓手,系统解决各类产品关键共性技术,提升技术研究效率。

  公司强化行业技术研究,成立行业研究部,下设汽车、家电、5G与消费电子、轨道交通与电动工具、绿色包装、医疗健康等行业研究模块及相对应的技术支持与服务模块,以行业关键共性技术为研究方向,紧跟行业发展和前沿技术应用,为行业内的客户提供专业和整体解决方案。

  公司以产品类别和材料应用为维度设置产品研发部,以客户需求为基点,进行定制化的产品研发,与客户共同成长,为客户提供有竞争力的产品。

  另外,技术研发平台还设有美学中心、工艺装备部和知识产权办公室。美学中心主要研究色彩科学,通过专业的配色技术为客户解决视觉美学问题必一运动。工艺装备部主要研究加工工艺和装备,以提高产品质量和加工效率,为客户提供质量稳定的产品。知识产权办公室通过专利布局进行知识产权管理,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累计申请国内外专利共计5401件,其中包含3951件发明专利,688件实用新型,34件外观设计,459件PCT,269件国外专利,已获得的各类专利数量在国内制造业企业中处于顶尖水平。

  公司秉承“订单就是命令,合同就是老大”的营销理念,围绕客户需求打造全球协同的营销网络。在营销中心形成了以区域、客户、行业三位一体的客户服务体系。

  在区域维度,设立中国(国内有东南西北中五个基地)、印度、美国、欧洲、马来西亚全球协同的服务网络,秉承快速响应的服务理念,第一时间响应客户需求。

  在客户维度,设大客户经理,实施精细化管理,以客户需求为出发点,深入研究客户诉求,为客户提供整体解决方案。

  在行业维度,设大行业行长,统筹制定行业开发战略和战术,对细分领域深耕细作,以行业需求为出发点,协同技术行业专家研究行业发展方向和行业需求,为行业提供整体解决方案。

  公司与上游供应合作伙伴建立了长期稳定、互惠互利的战略合作关系,原材料供应质量、交期、价格综合优势明显,并通过打造高效的供应链管理体系,实现全球产供销一体化协同。

  公司始终高度关注质量,积极响应国家高质量发展战略,坚持以服务顾客为关注焦点,秉承“标准立企、质量强企、客户至上”的质量理念,在卓越绩效模式框架基础上,将ISO9001、IATF16949、ISO14001、ISO45001、IEC、ISO/IEC17025、ISO50001、ISO10012等管理体系有机结合,形成金发特色的“以价值创造为核心的刚柔共混质量管理模式”,以实现客户高质量、产品高质量、供应链高质量、运营高质量和员工素质高质量的“五个高质量发展战略”。近年来,公司质量管理获得了业内广泛的认同与认可,先后获得中国质量诚信企业AAA、全国实施卓越绩效先进企业、广东省政府质量奖、江苏省省长质量奖、广州市市长质量奖、苏州市市长质量奖、上海市青浦区区长质量奖、天津市滨海新区质量奖等荣誉。

  金发科技在全国塑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循环经济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等多个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担任重要角色。2009年承担全国塑料标委会改性塑料分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工作,目前参与技术委员会(TC)、分技术委员会(SC)、工作组(WG)近25个,拥有国家级TC、SC、WG委员30余人;牵头和参与起草发布的国际标准9项,制定并发布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团体标准160余项。金发科技牵头制定的国家标准等共40余项,涉及阻燃、增强、抗静电、再生料改性、降解塑料等领域,基本覆盖了金发科技的核心产品,获得国家标准创新贡献奖三等奖和开发区创新贡献奖一等奖,出版了《改性塑料标准手册》。

  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404.12亿元,同比增长0.5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9.92亿元,同比增长19.8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3.41亿元,同比下降12.71%,基本每股收益为0.7677元,同比增长18.91%,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2.67%,同比增加2.07个百分点。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4.32亿元,公司资产总额为554.29亿元,负债总额为371.42亿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总计165.29亿元,资产负债率为67.01%。六、公司关于公司未来发展的讨论与分析

  近年来,随着国家政策、行业格局、下游应用的发展与变化,改性塑料行业的技术应用和产业格局发展呈现以下趋势:

  近年来,国家各部委及行业管理协会陆续出台了大量鼓励政策及发展指引来推动改性塑料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包括但不限于《中国制造2025》《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示范指导目录(2021年版)》《塑料加工业“十四五”发展规划指导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等,将高分子新材料、轻量化、环保化材料的改性塑料列为我国新材料发展的重点领域之一,属于国家重点鼓励并支持的战略新兴产业。2022年9月,国家工信部、国资委、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联合发布了《原材料工业“三品”实施方案》,要求实施关键基础材料提升行动和前沿材料前瞻布局行动,完善新材料生产应用平台,优化上下游合作机制,提升高端产品有效供给能力,强化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国家重大工程的支撑作用。预计到2025年,改性塑料以及塑料加工业将采用新环保材料、新工艺和新技术降低能耗,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打好基础。改性塑料主要产品能够满足国内高端领域的需求,部分产品和技术将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改性塑料作为需求驱动型行业,其技术升级与生产规模的变化往往是下业需求变换的直接反应。近年来,改性塑料的主要应用场景如汽车、家电、电子电气等均迎来了重要的技术迭代新窗口:汽车轻量化叠加新能源转型、家电智能化、电子电气迎来5G新时代,下业新的增长契机对上游具备性能优势的改性塑料行业提出了大量的客观需求,极大地促进了改性塑料行业的技术进步及规模增长。同时,通过对轻量化、高性能产品、低碳环保材料的研究与开发,国内改性塑料正逐步打破国外的技术垄断,产品技术、质量指标也接近国外先进水平。此外,随着改性塑料企业的全面增值服务、材料整体解决方案能力的增强,改性塑料在全球范围内的综合竞争力持续增强。

  目前,改性塑料广泛应用于汽车、通讯、电子电气、新能源、家电、医疗、轨道交通、精密仪器、家居建材、安防、航天航空、军工等诸多国家支柱性产业和新兴行业,其中,汽车和家电是改性塑料最重要的下游应用行业。改性塑料凭借其轻量化、耐腐蚀、阻燃性、耐热性、绝缘等性能,已经逐渐应用于社会各个领域。在医疗健康领域,改性塑料可应用于食品包装、医疗护理等场景;在轨道交通领域,改性塑料可应用于内外饰、结构件以及缓冲材料;在家居建材领域,改性塑料是电动工具、安防设备等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航空航天、军工等领域,改性塑料同样有着广泛的应用。

  随着工业4.0的发展,智能化改性塑料将会成为未来发展的主流,其产品性能将会越来越强大,进一步提升改性塑料行业的市场竞争力。同时,环保改性塑料将会成为改性塑料行业的发展方向,可以有效减少非环保材料对环境的污染,并满足消费者的环保需求,进一步拓展改性塑料行业的市场。

  此外,改性塑料行业还将抓住新兴技术和新能源的发展机遇,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设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以及航空航天、海洋准备等战略新兴产业,不断加快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应用,提升和拓展改性塑料的应用范围和市场空间。

  新材料是现代科技发展之本,可降解塑料是新兴的塑料新材料。随着全球对改善环境的诉求越来越强烈,使用生物降解塑料被认为是根治一次性塑料“白色污染”最有效的解决方案。

  2020年以前,欧洲国家是完全生物降解塑料产品的主要消费区,占全球市场的最主要份额。2020年,中国发布新版“限塑令”——《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各省市也纷纷出台具体意见和行动方案,预计中国未来3-5年将逐步形成全球最大的生物降解塑料市场。

  据国家能源集团技术经济研究院数据显示,近年来,随着国内禁限塑政策逐步落地,可降解塑料市场需求增速不断升高。未来,随着限塑令立法和执法力度的加强、生物降解塑料行业技术进步,我国生物降解塑料行业销量将进一步增长。同时,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以及《中国制造2025》均提出重点发展全降解血管支架等高值医疗器械,未来可降解塑料在医疗领域的应用有望进一步扩大。

  在国家政策、市场需求和资本的驱动下,国内生物可降解塑料行业企业也加紧产能布局和产能扩建。目前,中国生物降解塑料上游原料和下游应用产业均已成熟,未来几年在“禁塑令”的推行下,产业将向聚焦技术研究、降低成本以及扩大应用面三个方向发展。

  虽然以居家办公等为代表的“宅经济”逐渐走弱,消费电子等对特种工程塑料的需求增长趋缓,但受国际贸易摩擦的影响,国产化替代步伐加快。在国内新能源、5G通讯和LED绿色照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带动下,特种工程塑料将会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

  随着新能源汽车产量的快速增长,复合材料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根据GrandViewResearch于2021年12月发布的市场分析报告,2022年全球预计约63%的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应用在乘用车上,市场规模大概1.98万吨,1.03亿美金,至2025年,预计约64%的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应用在乘用车上,市场规模将达到2.32万吨,1.25亿美金。

  ①PDH行业发展趋势:长期来看,PDH制丙烯途径的流程最短且投资成本、运营成本最低,具备较强的成本优势。随着地缘冲突影响改善,丙烷原料供应预计保持长时间的充足。未来发展中,PDH将呈现单套装置的规模化、完善氢气利用、混合脱氢技术提升等趋势。

  ②丙烯腈行业发展趋势: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生产地区,对外进口依赖度降低。丙烯腈下游应用稳定,预计2024年底前,我国将有164万吨新建丙烯腈产能投产,有利于下游聚丙烯腈-碳纤维行业发展。从价格情况来看,2017年至今,我国丙烯腈均价维持在12,000-15,000元/吨。但是欧洲-国内丙烯腈价差处于高位,未来丙烯腈出口空间较大。

  ③ABS行业发展趋势:ABS行业逐步进入成熟期,行业供需逐步由供不应求转为供求平衡,但下游需求更加高端化和定制化,对专用ABS需求量增加明显。此外,国外需求逐步恢复,ABS产品出口空间将越来越大。

  据恒州诚思数据,2021年,中国口罩行业市场国内产量94亿只。随着国内外居民的医疗护理意识、个人卫生习惯和消费观念有所改变,医疗健康产品逐步转变为必备的日用品,卫生健康产品的需求明显增长。在此背景下,医用口罩的需求将继续增长。预计2022年中国口罩产量将在116亿只左右。终端客户对口罩的贴合度、过滤效率、透气舒适性和便利性要求也在不断提升,整个市场往有序情况发展。

  根据2023年中国一次性丁腈手套行业发展数据,2017年至2021年复合年增长率达到14.8%,2021年的市场总需求量为7,670亿只,其中丁腈手套达到2,703亿只,销售收入达151亿美元。2022年市场需求相对减弱,一次性丁腈手套销量2,215亿只,销售收入54亿美元。预计至2025年年复合增长率为10.0%。

  公司坚持“强化中间,夯实两端,创新引领,跨越发展”的千亿战略发展方针,顺应中国“一带一路”合作倡议和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布局,力争开创一流的研发、营销、供应和制造平台,成为全球备受推崇的新材料企业,为国家战略性材料提供保障和支撑。

  强化中间、夯实两端是公司的业务发展战略;创新引领是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着力点;跨越发展是业务发展的核心目标。

  做强改性塑料板块业务,公司落实国内外研发、营销、制造协同部署,提高海外市场开拓速度,稳健提升市场占有率;公司将与世界500强相关企业缔结深度合作,逐步提高中高端材料的市场占有率,推动产品线结构变革;公司将紧跟绿色低碳循环的产业发展趋势,推进围绕环保再生材料的全周期能力建设,助力国家双碳目标的达成。

  做大新材料板块业务,公司领先的合成技术工艺与丰富的改性技术经验相结合,充分降低成本、拓宽应用,使完全生物降解材料产能充分发挥,突破膜、袋、刀、叉、勺、管等常规市场,使特种工程塑料深植于新基建、新能源汽车、5G通信等新兴产业链,使碳纤维及复合材料与改性塑料形成差异化互补。

  夯实两端:充分发挥高分子材料业务的支柱作用和抗风险能力,引导上下游业务板块良性发展,促成全产业链协同。

  针对上游绿色石化板块,公司将进一步巩固和发挥辽宁金发ABS一体化项目经营成果,并尽快落实宁波金发“丙烷-丙烯-聚丙烯-改性聚丙烯”一体化项目,形成板块间协同发展。

  针对下游医疗健康板块,公司将持续推动熔喷布、口罩、手套、防护服等医疗耗材业务,加大生物材料医疗应用研究,致力高附加值医用材料开发。

  技术创新:不断深化技术研究、产品开发和行业研究三位一体协作的研发体系,持续强化研发平台能力建设,通过技术创新为产业链协同赋能,为技术驱动公司发展提供持续的动力。

  营销创新:围绕为客户创造价值打造全球协同的营销网络,持续优化区域、客户、行业三位一体的客户服务体系,通过行业开发,大客户牵引为区域运营赋能。

  运营创新:通过整合平台资源,实现统筹管理、专业协同,提高运营效率,提升管理质量,为客户创造更大的价值。

  跨越发展:未来公司将聚焦千亿产值的宏伟目标,统筹改性塑料、新材料、绿色石化、医疗健康四大业务板块实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在改性塑料板块实现300万吨/年的产销量;在新材料板块实现超过60万吨/年的产销量;在绿色石化板块实现年产240万吨丙烯和聚丙烯、60万吨ABS产销量;在医疗健康板块实现口罩50亿只/年、丁腈手套400亿只/年等医疗健康高分子材料产品的产销量。

  ①完善营销模式,提升客户占有率。公司将进一步完善行业、大客户、区域三位一体营销模式,提升在全球中高端客户的市场份额,特别是在全球500强大客户的占比。②持续研发新产品,提升盈利能力。公司将优化技术研究-行业研究-产品开发协同创新的组织模式,聚焦新产品和新领域,优化产品结构,提高公司整体盈利水平。③强化供应保障能力,提升产品竞争力。公司将不断整合供应资源,发挥公司规模优势,对关键原材料进行开源、保供、降本,强化市场紧缺原材料的保供能力,最终提升公司产品的竞争力。

  完全生物降解塑料:①优化原料采购,保供降本。公司将提升本地化采购占比,并择机实施战略采购,降低原料成本和提升供应安全。②持续优化工艺流程,提升效率。公司将通过技术创新,不断优化生产设备和生产工艺流程,降低单位能耗,提高合格品产出率。③开发新产品,提升市场竞争力。公司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开发更多性能更优的新型生物降解材料产品,提高公司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特种工程塑料:①加大研发力度,打通产业链。公司将加大对透明聚酰胺、热塑性聚酰亚胺、超高耐热LCP和膜级PES树脂等新产品关键聚合技术的研发投入,并加快打通LCP薄膜和纤维等深加工产品的产业链,打破对进口的依赖,解决“卡脖子”技术难题。②加速产能建设,优化产品布局。公司已新增1.1万吨/年半芳香聚酰胺树脂产能,将加快0.6万吨/年PPSU/PES和1.5万吨/年LCP合成树脂项目的建设,为后续市场增量打下基础。③拓展产品应用,开发新市场和新客户。公司将深耕LED照明和显示、电子连接器、汽车零部件、低压电器等传统应用领域,稳步扩大市场份额。同时,在新能源、5G通讯和健康生活等领域,公司将深度拓展高温尼龙、LCP和PPSU/PES等产品的创新应用,进入华东市场和海外市场,以实现销量快速增长的目标。

  碳纤维及复合材料:公司将积极拓展复合材料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周边部件上的应用研究,强化复合材料制件工艺能力,加快产能建设,快速提升销售规模。公司还将继续加大制程自动化投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不断提升产品盈利能力。

  宁波金发:①加快一体化项目竣工及投产。公司将加快一体化项目一阶段建设,力争两套PP装置和PDH装置分别于2023年第三和第四季度相继投产。推动氢能综合利用项目于2023年三季度投产,提升公司盈利水平。②实施换剂检修,提升装置效率。公司将按计划对PDH装置脱氢催化剂和甲乙酮装置水合催化剂进行更换,提升装置运行效率,确保安全、高效生产。③推行卓越运营,提升经营质量。公司推行卓越运营管理体系,整合产业链,加强丙烷-丙烯-聚丙烯-改性聚丙烯产业链上的协同,提高产品质量,提升管理效益。

  辽宁金发:①保障装置运营稳定,实现满产满销。公司将全力保障各装置运营安全、平稳、高效,加强技改项目的管理与落实,逐步实现各装置满负荷运营。②加强产品创新,持续提升产品品质。公司根据下游应用需求,加强产品开发,丰富产品牌号,聚焦高抗冲、高透明应用领域,研发专用ABS材料。同时,公司将推动染色ABS开发及技术改造,为下游提供定制化产品及服务。

  ①精准营销,提高市场占有率。公司将聚焦核心领域、核心客户和核心区域,集中优势资源,从“国内-国际、院线-生活、工业-民用、自销-代理”四个方面深入开展营销工作,持续提升市场占有率。②持续开发新产品,提升附加值,进军高端市场。公司将加快新品开发,以医用高分子为核心,挖掘医用耗材、PPE、非织品和IVD领域的关键项目,深入开展新项目开发与孵化,为客户提供高价值的产品。公司还将依托“金发医疗-王迎军院士”联合实验室,深入Ⅱ类、Ⅲ类医疗器械,实现新型生物材料、创新医疗002173)器械的研究和产业化。③降本增效,提升盈利能力。公司将着力降低手套、口罩和熔喷布三大产品的制造成本,全面提升供应链能力,持续提升产品竞争力,稳定公司盈利。

  化工新材料广泛应用于下游各行业和各产品领域,经济波动将会对公司产品需求和产品价格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公司经营业绩。国际环境愈发复杂多变,经济政策的不断出台和调整,使得我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不断提升,对企业的生产经营产生一定的影响。受宏观经济、行业周期、地缘等因素影响,各类消费品需求疲软,给公司产品销售带来不利影响。

  针对上述风险,公司将坚持差异化的产品策略,依托领先的技术创新平台、全球一体化的营销平台以及供应链平台,持续研发新产品、优化产能结构,为客户提供更高性价比的材料解决方案,进一步提升市场占有率;同时,公司加强运营能力提升,通过管理创新推动降本增效,以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态势。

  公司上游原材料价格受国际形势及石油价格波动的影响较大,国际原油价格近年来呈宽幅振荡走势,从而影响公司未来的经营状况。上游原材料的价格波动和供应不稳定,将会给公司的短期盈利和生产保障带来压力。国际局势变动对全球经济造成了影响,2021年以来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导致上游树脂、助剂等原材料价格普遍上涨,给公司生产经营带来一定的挑战。

  针对上述风险,公司将:①与上游供应商建立长期稳定、互惠互利的战略合作关系,加强对原材料的采购管理,大力推进原材料国产化;②合理规划原材料的库存储备,保障原料稳定、安全的供应;③密切关注原材料的价格动向,综合运用集中采购、远期合同采购、长约采购等多种采购模式,熨平价格波动带来的影响;④持续提升工艺制造水平,优化产品结构,有效降低原材料价格波动所带来的经营风险。

  安全生产是化工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石,关系到化工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化工企业安全管理的重中之重,也是第一原则。公司产品从石化产品、改性塑料到医疗健康防护用品,由于其行业特性,均可能存在安全和环保问题。在生产过程中,如存在管理不当、操作失误或设备故障等问题,可能出现安全生产事故,将对公司经营造成不利影响。

  针对上述风险,公司将:①践行“安全是生存之本”企业理念,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坚持不懈落实国务院十五条硬措施;②执行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以“精益制造、预防污染、安全健康、持续发展”的综合方针为指导思想,高度重视安全环境保护工作,落实安全环保生产责任制,加大安全环保设施投入,加强设备日常运维管理;③强化能源管控力度,严抓”三违”管理,持续提升“三废”处理能力,积极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

  公司近年来不断开拓海外市场,宏观经济、行业政策、外汇管理政策的变化,可能会导致市场利率、汇率的波动,使公司在原材料进口和产品出口上面临不确定性风险。

  针对上述风险,公司将:①实时关注汇率变动情况,主动采用银行或金融机构提供的外汇避险工具,有效规避和防范汇率风险;②在签署外贸合同时,积极争取选用有利计价货币,增加跨境人民币使用,并附加“货币保值”、“汇兑风险共担”等风控条款,有效降低汇兑损失;③运用远期结售汇等工具有计划开展外汇套期保值业务,最大程度防范汇率波动风险。

  伴随科技的飞速发展,数字技术在各领域的应用已趋成熟。依托数字化转型赋能企业发展,打造未来竞争新优势,是助力企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必一运动。数字化环境具有较高的不确定性,并且数字化转型带来了生产模式和经营管理模式的变革,要求企业建立全新的组织架构和经营体系,这会和企业原本的生产经营模式相冲突,从而给企业带来经营风险。

  针对上述风险,公司将采取合适的转型策略,密切关注数字技术的革新变化,结合自身的发展目标进行系统性规划,将数字化战略融入至企业生产运营的各个环节,从而提升企业管理效能,稳定内部运营环境,激发企业发展潜能。

  涉未成年人违规内容举报算法推荐专项举报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举报邮箱: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90237

推荐资讯